• 办学理念:和实向上
  • 办学思路:特色立校,多元发展
  • 校训:日慈日进
  • 校风:厚德修身,精技立业
  • 学风:尊师明礼,实学善用
  • 教风:爱生乐教,勤思敏行
加入收藏

国家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

教研动态

《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解读

【文章来源:】 【发布人:教研室转自黄景容研究员微信】 【发布时间:2017-04-07】 【点击量:

1.立德树人和培育工匠精神为根本,坚持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
2.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3.深入贯彻“高端引领、校企合作、多元办学、内涵发展”办学理念
4.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后备产业工人和高技能人才
5.建立政府规范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评价办学质量的技工教育管办评制度
6.推进技工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
7.推广“校企双制、工学一体”办学模式
8.扩展规模、强化基础、改善办学条件
9.全面加强校企合作、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培养、职业培训、质量评价、内部管理等内涵建设,实现规模和质量的同步提升,推进技工教育转型发展。
10.培育工匠精神。把培育工匠精神作为技工院校重点教学内容,融入公共课程、专业教学、实习实训、就业指导和考核鉴定体系,贯穿技工教育全过程,使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成为技工教育的鲜明特征。
11.90%以上的专业实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高级工班以上在校生力争达到40%
12.支持中西部地区地级以上城市和有条件的市(县)通过新建、依托现有职业培训学校改建等方式,举办技工院校,逐步拓展办学规模。
13.支持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加强与发达地区合作,大力发展技工教育。
14.鼓励统筹区域资源,通过组建技工教育集团、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等形式,打造技工教育“常青藤”。
15.大力发展技师学院。
16.支持其他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向技工院校转型,
17.支持技师学院举办分校(院)。
18.鼓励优质资源投资技工教育,支持民办技工院校发展
19.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技工院校。
20.支持企业直接举办或参与举办技工院校
21.保障国有企业办学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待遇。
22.发挥人社部门职能优势,支持技工院校招生工作
序号
形式
1
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常规招生
2
中级工班学生的内部招生
3
往届初高中毕业生社会招生
4
企业在岗职工等群体的社会招生
5
与扶贫部门合作招收贫困家庭子女的扶贫招生
6
与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等校企合作招生
7
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合作招生
8
与初高中合作面向初三和高三学生提前分流招生
9
与高等院校合作招生
10
与国外职业院校联合培养的国际招生
11
利用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协作招生
23.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
24.加强职业训练院建设,职业培训包、企业新型学徒制度、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和众创空间、弹性学制、技师研修班、开展技能大师交流研讨、参与技能人才评价、职业技能竞赛、鼓励面向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提升高校毕业生岗位工作技能。
实施技工教育援助计划
26.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培养模式,积极与国外知名行业协会和院校合作,引进国外专业课程体系。
27.构建技工院校学生出国(境)短训、出国留学和校长教师海外培训的渠道。
28.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技工教育合作。
29.探索对发展中国家开展技工教育和技能培训援助。
30.落实技工院校在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
31.建立科学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推动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
32.建立健全学校教职工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招生管理与就业服务、资产及后勤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管理等内部管理制度。
33.规范校办企业管理,明晰产权归属、治理结构,加强财务监管,强化支持教学活动的功能。
34.技工院校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分别按相当于中专、大专、本科学历落实相关待遇。
35.学制新规
序号
  学历起点                 
学制名称
学制时间
1
初中毕业生                 
中级工
3
2
初中毕业生                  
高级工
5
3
初中毕业生
预备技师
6
4
高中毕业生
高级技工
3
5
高中毕业生
预备技师
4
6
中职(中技)毕业生
高级技工
2
7
中职(中技)毕业生
预备技师
3
8
高级技工
预备技师
2
9
高级技工
技师
2年以上
36.实行全日制学制教育学籍和非全日制学制教育学籍分类注册、分别管理的制度
37.完善全日制学制教育学籍注册和日常管理工作流程,
38.明确非全日制学制教育的对象范围、学制形式、考试考核等内容。重点加强对联合办学、校外办学、一校多牌、一校多区等办学形式的学籍监督管理。
39.全面应用“全国技工院校电子注册和统计信息管理系统”,
40.不断完善全国技工院校毕业证书查询系统。
41.组织开展国家示范和重点技工院校评估工作。
42.建立技工院校督导员队伍,发挥其在办学水平评估和办学过程督导中的作用。
43.建立技工院校发展年度报告
44.技工院校毕业生年度就业质量报告发布制度。
45.鼓励第三方机构开展技工院校办学水平评估工作。
46.举办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传统工艺技艺领域的专业,重点支持各地技工院校建设一批与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相匹配的特色专业。
47.积极运用互联网平台推广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
48.各级技工教育科研教研机构和队伍建设,组建技工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建设好技工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49.支持各地围绕技工院校学校管理、教学改革、质量评价、专业建设、师资建设、学生管理、技能竞赛、校企合作等重点领域,开展科研活动。
50.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开展技工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选奖励活动。
51.全面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扩大试点专业范围,到2020年,力争在50个左右主体专业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一体化课程覆盖全国技工院校70%以上的在校生。
52.面向具有一线工作经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自主公开招聘专业课和生产实习指导教师,重点考察应聘者职业技能、专业知识和实际授课水平。落实技工院校聘请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的政策。
53.支持教师到企业实践交流参与技术革新。
54.推进技工院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技工院校教师职称系列中增设正高级职称。
55.实施技工院校师资能力提升计划。
56.鼓励技工院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57.组织推荐技工院校优秀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58.对技工院校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进行表彰。
建设全国技工教育网,打造技工教育政策和招生宣传平台、校企合作平台、在线课程平台、教师在线培训平台、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
全面加强技工院校信息化建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内部管理水平,丰富多元办学内容和手段,提升教学、招生、学籍管理、后勤服务、内部管理、就业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到2020年,技工院校100%建立校园网。
61.坚持校企合作基本办学制度,建立政府部门、行业企业、技工院校合作机制,强化保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实现校企共同招生招工、共商专业规划、共议课程开发、共组师资队伍、共创培养模式、共建实习基地、共搭管理平台、共评培养质量的目标。积极培育校企合作典型。鼓励探索集团化办学、校企股份制合作、自主经营生产、租赁承包、前厂后校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做到校中有企、企中有校。
62.支持技工院校扩大高级工以上培养层次的在校生规模,
63.扩大技师培养试点。
64.鼓励技工院校与企业通过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组织技师研修、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革新项目等方式,与企业合作培养培训高技能人才。
65.组织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世赛国赛金牌选手进技校,作指导教师,发挥优秀技能人才在技工院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专栏4:技工教育高端引领计划
1.“双一流”建设行动。重点建设100所国家级示范性技师学院,200所国家级重点技师学院和高级技工学校,打造一流技工院校。支持每所技师学院建设3-5个、每所高级技工学校建设2-3个一流专业。
2.世界技能大赛引领行动。主要依托优质技工院校建设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促进技工教育与世界先进标准对接。
3.新技师培养行动。支持技工院校承担技师培训项目,探索不同的技师培养路径。支持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开展学制教育培养技师试点,到2020年,力争每所国家级示范性技师学院有1-3个专业开展技师学制教育。
 
66.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化发展体系。
67.根据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总体部署,研究制定技工院校毕业生参加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考核评价的办法,完善“双证书”制度。
68.修订技工院校工作条例
69.出台教师职称、学籍管理、弹性学制、毕业生学历待遇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70.落实好生均经费、国家助学金、免学费、扶贫资助等政策,创造公平发展环境。
71.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积极协调发改、财政等部门,建立和完善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技工院校财政投入制度,
72.明确各层次技工院校比照同层次职业院校标准落实生均经费、公用经费和地方教育附加费
73.争取对技工教育改革发展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给予专项资金支持。争取就业补助资金、扶贫资金、人才工作经费对技工教育的支持。
74.鼓励有条件地区设立技工教育专项资金,用于技工院校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教研科研、信息化建设、招生宣传等工作。
75.项目支持
序号
项目
1
技工院校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2
技能大师工作室
3
技师培训项目
4
产教融合
5
公共实训基地
6
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
7
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
76.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以及技工院校自媒体,做好日常宣传。
组织开展校园开放日、优秀校友见面会、技能大师进校园、技工院校进企业社区、技工院校普法宣传等活动,积极组织参与“中国大能手”等大型职业技能竞技节目,树立院校形象,打造技能明星,扩大社会影响。